(柳房网讯)今年是柳工集团诞生65周年,上汽通用五菱前身之一的五菱汽车也是于65年前创立,上汽通用五菱从2002年正式合资至今已21年,许多年前这些企业在上海及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帮助下茁壮成长,使柳州逐渐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。
柳州与上海的缘分源远流长,至今两地仍有许多经济与文化交流,那么,多年以前这两个地理位置差异很大的城市是如何结缘的呢?
从上海援建企业到中国制造业500强
—柳工集团
1958年,国家决定在柳州建设工业十大项目,包括了柳州动力机械厂(后改建为柳州拖拉机厂,五菱前身)、柳州建筑机械厂(后改称柳州工程机械厂,柳工集团前身)等,这些企业奠定了柳州现代工业的基础。
1958年,500多名来自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及全国各地的骨干相应中央号召,连同家属一起来到柳州,在柳州西郊“龙腾背”荒野上建设厂房。1959年,新工厂定名“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”,是柳工的最前身。
柳工建设初期,正遇上国家经济困难时期,建厂筹备时间短,资金不到位,时停时建。厂区无厂房,生活区无宿舍,住在市内的职工上下班往返工地近的十多里,远的二三十里,没有交通工具,全靠步行,风雨无阻。建厂初期还曾发生火灾,将当年好不容易创造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。

1959年火灾后柳工迅速组织生产
(图源:柳工集团)
这些从上海、西安、北京等大城市来的职工,为了早日把工厂建成,在困难面前毫无怨言,以支援祖国边疆建设为荣,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。
1960年,柳工第一台推土机研制成功,开启了柳工生产工程机械的历史。

柳工第一台8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
(图源:《柳州市志》)
一位曾经的柳工高层领导回忆最初创业阶段时,曾说:“很多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配件和生产设备,都被技艺高超的上海老工人们手工制造出来了。”
可见当时上海的技术工人对柳工乃至柳州现代工业的卓越贡献。此后,柳工一路领先,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Z435、中国第一台铰链式装载机、世界第一台高原型特种装载机、全球首台商用5G智能遥控装载机等各类产品百花齐放。

柳州市工业博物馆内的柳工Z435装载机